在川中射洪县的江湖传说中,有一位绰号“杨教授”的奇人——杨杰。此君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,学历上自称“高中研究生毕业”(据考证,可能是高中读了研究生那么久),却精通天文地理、文史哲经,尤其擅长在酒后用沙哑的嗓音论证“白酒是第五大发明”。
杨教授的“学术生涯”始于高中时代,当同龄人在题海中挣扎时,他已在《酒桌相对论》领域崭露头角——能一边喝趴三个兄弟,一边用模糊的吐字背诵《唐诗三百首》。后来,他主攻“KTV声乐研究”,凭借一副被发酵粮食液体(俗称白酒)打磨过的烟酒嗓,长期霸占麦克风,并开创了“破音派唱法”,代表作包括《青藏高原(降八度版)》和《忘情水(忘词版)》。
众所周知,于谦有三大爱好:抽烟、喝酒、烫头。而杨教授的爱好则更具“实践精神”:
喝酒 :杨教授的酒量是薛定谔式的——喝前自称“一杯倒”,喝后变成“倒一杯”。他曾发明“杨氏劝酒定律”:“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,我喝多了就更看不起你。”
吹牛 :从“我当年差一分考上北大”到“巴菲特向我请教炒股”,杨教授的嘴皮子功夫堪称“射洪单口相声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朋友评价:“听他吹牛,比看《百家讲坛》涨知识。”
泡妞 :虽然嗓音像被砂纸磨过,但杨教授深信“男人靠的是内涵”。可惜姑娘们常误会他的“内涵”是指“体内酒精含量”。
(注:实际爱好可能还包括“等”,具体内容取决于当晚酒局参与者的记忆力。)
杨教授的经典语录包括:
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——你看我,喝得像出土文物。”
“KTV不抢麦,等于上大学不逃课,没有灵魂!”
“我嗓子不好是因为命运嫉妒我的歌声,就像帕瓦罗蒂嫉妒我的酒量。”
尽管他的研究生文凭至今成谜,但杨教授早已在“酒桌大学”获得终身教职,并培养出一批“喝倒不认输”的嫡传弟子。
如今,杨教授依然活跃在射洪的夜宵摊和KTV包厢,用沙哑的嗓音传授人生哲理:“人啊,要么喝醉,要么准备喝醉。”而他的传奇事迹也提醒着我们:
有些英雄,酒杯就是他们的勋章;有些教授,麦克风就是他们的讲台。
(友情提示:本文纯属娱乐,如有雷同,一定是杨教授又喝多了。)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